Win7之家( www.win7china.com):压力巨大 Windows 7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满意?
在Web 2.0以及所谓的“云计算”时代,微软不应该迷信操作系统的“大而全”.如能推出精简、纯净的Windows 7平台,那么微软将赢得不可估量的竞争优势.
作为在全球范围内普及率最高的操作系统,Windows家族的新老成员以其独特的魅力占领了大多数用户的桌面!当人们还在享受着Windows XP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所带来的实用功能、沉醉于Windows Vista的华丽界面时,Windows 7又靠着“新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的吸引力捕捉了众多用户的好奇之心.
Windows 7,后年君再来:
最近,尚处于内测阶段的Windows 7 M3版本泄露.互联网上出现了关于Windows 7最新版本的大量截图及视频资料,使微软旗下的这一位“明日之星”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据报道,微软将在今年十月份举行的PDC大会上向与会的专业开 发人员展示Windows 7.这意味着,Windows 7的Beta版本最早将于今年十月底问世.届时,微软的粉丝们将能一亲Windows 7的芳泽,亲身体验比Windows Vista更加年轻的新一代“视窗”操作系统.
按照微软的开发计划,Windows 7将于2010年初正式面市!再过一年多的时间,当前的“第一主角”Windows Vista便要让位于新晋成员.到了那个时候,Windows 7是否也能集微软与用户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呢?
Windows 7,里外不是人?
从目前可以掌握的信息看来,Windows 7几乎没有什么超越Windows Vista的革新性与创造性可言.性能屡次“跳票”的Windows Vista最终只能以Aero界面为主打特性,Windows 7似乎也只能在Ribbon界面上大作文章.在微软官方发表了一系列关于Windows 7的言论之后,我们发现——微软似乎有意降低用户对这一最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期望,以免Windows 7在发布之时便被用户绝望的情绪所蔓延,被外界责备的声音所包围.
鉴于当前的市场环境,我们可以预见:Windows 7将经历比Windows Vista更为艰难的推广过程.众所周知,Windows Vista当前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二:一是“前辈”Windows XP的阻碍,二是用户对其兼容性的怀疑.未来,扩大Windows 7的销量必先打破由于Windows Vista甚至是Windows XP的普及而形成的“消费储备期”.与此同时,减少用户对新操作系统兼容性问题的不信任度也是Windows 7是否能迅速深入人心的必要条件.
如果Windows 7事实上是比Windows Vista更具革新性的操作系统,那么就连Windows Vista花了五年多的时间都解决不了的兼容性问题,作为“新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的Windows 7从孕育到诞生只花了三年的时间,凭什么就能让用户相信其兼容性问题“不成问题”了呢?
如果Windows 7确实只是Windows Vista的“升级版本”,那么就连Windows Vista都无法突破Windows XP用户的防线,换汤不换药的Windows 7又凭什么能掳获用户的欢心呢?
Windows 7,走进新时代!
由此可见,微软选择在Windows Vista上架之后的短短三年时间内推出Windows 7并非明智之举.或许,雷德蒙软件巨头这一“例行公事”般的举动只是为了给用户一个交代,并安慰自己:微软并没有停止住前进的步伐.
作为PC时代的王者,微软帝国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足以引发业界的强烈震荡.然而,在“云计算”即将到来的时代,在谷歌咄咄逼人的当前,雷德蒙软件巨头似乎不应该对Windows 7的威力寄予厚望.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面对着竞争的压力和质疑的声浪,微软是不是能够以退为进呢?
第一,在顾及用户感受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迟Windows 7的正式面市时间.这一举措的意义起码有两个方面.
1.推迟Windows 7的发布日期可以适当延长操作系统的测试时间,有利于微软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完成所有测试任务.
在谷歌的产品中,有将近一半的比例仍处于测试阶段,包括面世已四年有余的Gmail.只是,测试版本漏洞百出、稳定性差等弊端却很少在谷歌产品的Beta版本身上出现.谷歌所赢得的尊重与信任与此不无关系.
对于只是电子邮箱服务的Gmail,谷歌尚且如此谨慎.对于复杂如斯的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又何须急不可待呢?“神舟”飞船历经七次试飞,一直到 “神八”才可能定型并开始批量生产.Windows 7的研发如果能像“神舟”那般一丝不苟,相信必能获得用户的高度认可和推崇.
2.以Windows 7腾出的时间为IE浏览器的开发换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微软近期耗资三亿美元推出了以“Windows,Life Without Walls”为主题的“I'm a PC”系列广告,想通过广告攻势向用户宣传Windows“开放性”的一面.
能够使用户从桌面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的,自然是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应用.在Web 2.0以及所谓的“云计算”时代,IE浏览器对于微软帝国的持续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早已不言而喻!
面对着Firefox的节节胜利、Opera的虎视眈眈和Google Chrome的勃勃野心,微软在今年年底推出IE8之后还应马不停蹄地从事网页浏览器的研发工作.从发展的趋势上看,2010年降临人间的如果不是 Windows 7而是IE 10的话,其历史意义或许更为重大.
第二,微软欲练神功,Windows 7何不挥刀自宫?
既然互联网才是业界未来战争的主战场,那么微软自不必过分追求Windows的杰出性能.既然雷德蒙软件巨头认定“上网”的行为始终无法绕开操作系统的“基础性”作用,那么微软何不顺水推舟,以Windows在更大范围的普及换得IE浏览器更多的市场份额呢?
其实,微软大可以对Windows 7来个大刀阔斧的改造.不迷信操作系统的“大而全”,而推出精简、纯净的全新平台.这样一来,Windows 7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其售价自然会更具诱惑力.再过十年,当不依赖于Windows的全新营利模式(付费服务,广告服务)成熟之后,微软或许还可以以“免 费”的策略颠覆现行的商业模式,赢得更为主动的竞争优势.
果真如此,那就皆大欢喜了!
评论列表
查看所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