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之家( www.win7china.com):微博会成为压垮传统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微博新闻力——历史出现了新的“执笔人”
“无论如何,媒体集团把新闻视为演说,我们媒体告诉你们新闻是什么。阅听大众要么掏钱购买,不然就拉倒……世界培养着我们(媒体人)的自满和傲慢,我们乘坐在装满民脂民膏的列车上,虽然它还撑得住,但不可能永盛不衰。”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美国人丹·吉摩尔在《草根媒体》一书中给传统新闻人敲响警钟。当人们厌倦了报纸提供新闻,杂志提供观点的传统媒体模式时,互联网成全了个人媒体时代 ——新闻不一定由新闻机构发布,微博将使我们身边出现更多新的“执笔人”。
在美国,迈克尔·杰克逊的离世由微博最先爆出,微博已是美国记者 “蹲点”的新闻采集地。在中国,微博的新闻力同样让丹·吉摩尔的中国同行赞赏,新浪CEO曹国伟说,“假如能好好地经营微博的话,你自己就拥有了一个媒体。”曹国伟告诉记者,新媒体跟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实现了一种双向的传播,是互动的,除了看它的内容以外,网民们还可以有反馈,可以往外发布。到了微博时代,又更上了一层,就是既可以发布,又可以传播。
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极具新闻影响力的微博,但微博诞生在人们对信息公开的要求日益提高和全球传播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已有太多“前车之鉴”:去年央视新址起火,最早反映这场火灾的是网民“加盐的手磨咖啡”,他顺手用手机拍下了火场照片并传至博客,短短12小时内其博客访问量迅速过37万,从而在主流新闻媒体对此突发事件有所报道之前,网络上的报道和评论已铺天盖地。512汶川地震期间,许多亲历地震的博客作者也在第一时间将灾区情况放到网上,他们就像主流媒体的“救火队员”,为急切渴望的人们提供了媒体来不及报道或遗漏的各种珍贵信息。那一刻,他们见证了新闻,创造了新闻。可以预想,在今天,拥有微博的网民将能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的特性,其新闻力也将远超博客和BBS。
微博将是一种在线新闻,由那些比记者更想发言、更想表现的“平民记者”发布出来。那么,微博会成为压垮传统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吗?《新周刊》总主笔闫肖锋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认为,虽然微博要求人们对140个字的内容字斟句酌,催生出只言片语的“语录体”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阅读习惯。但总的来说,微博作者成为民间记者的条件在中国尚不具备,但非常值得期待。
同时传统媒体也正迅速调整自己来应对微博的挑战——明星微博的忠实拥趸只有两类人,粉丝和娱记。近日徐濠萦在微博上贴出带女儿玩欧洲的照片,立马有记者致电陈康堤就读的学校询问,曝出小康堤翘课欧洲游——媒体人已渐渐养成了看各类微博寻找选题和新闻线索的习惯。今年广东羊城晚报金羊网最先开通金羊微博,将微博与报社报料平台对接,让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都来做记者,随时随地发新闻。虽然微博新闻力的品质很难控管,但其庞大的数量却不容忽视。对传统媒体来说,最重要的是做真正透明和优秀的新闻,因为如果你的新闻不够格,阅听大众就会自己动手写新闻了。
微博公关力——双刃剑
微博早已在世界范围内证实了自己强大的公关“手腕”。日本政要鸠山、美国总统奥巴马、澳大利亚首相陆克文都是微博的粉丝,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规定公务员必须经常使用微博。在美国,企业雇主鼓励公关专员多使用Twitter;在中国,对于微博是能为企业和个人带来强大的公关效应还是会水土不服呢?浸润网络多年的几位业内人士对此各执一词。
正方:写微博等于经营自己的公关公司
由于微博只需轻点“fol-low”,就能接收到对方的即时更新信息,使微博的关注性显得更主动,不少人认为微博在商业推广和个人品牌的打造传播上更有价值。
当年的网络红人阿雅娃娃自称现在玩微博已接近 “中毒”,“微博可以让名人自己发出声音,让公众人物来塑造和掌控议题。”她认为,面对媒体时公众人物其实是弱势群体,但实名制的微博可以让公众人物享有正常人的权利,说的话无需被个别媒体断章取义。
典型代表是潘石屹,他认为,以前的新闻,都是被控制、被选择后,发布给受众的;受众接受到的新闻,都是经过筛选的。现在他可以自己发布任何消息。
在微博作家和菜头看来,微博的低门槛让人人都可借助微博建立自己的人际公关网络,维护稳固人脉圈。“在BBS发帖,在Blog写博,门槛都很高。但是一个没有受过严格中文训练的人,只要会发短信,就能使用微博。”
反方:营销效果尚不明朗
资深网络策划人立二对记者表示,从BBS到2002年博客兴起,互联网内容愈加“分众化”,到了SNS,内容更加以人际关系为主,现在的微博虽综合了SNS和博客的模式,同时和手机捆绑,但正是由于内容太过细化,从公关传播的角度很难去量化实际效果。“现在也有企业的公关去关注微博,但由于可信度、用户数等限制,微博目前更多还是属于朋友间信息分享的工具。”
猫扑互动中心总监杜培源更指出,不是每个企业家都适合用微博来为企业打品牌,“王石、潘石屹原本就热衷写博客,李开复的性格也让他乐于用微博打造个人品牌。但每个企业家的个人风格不同……如果你开了微博,却无心打理,最终不会有任何收效。”杜培源认为,即使是产品的公关宣传,BBS也较微博更适合,因为90%的微博都是“陪太子读书”,粉丝极少。
易观国际分析认为,如果在微博中投入过多的产品广告,会影响用户体验,使用户产生反感情绪。在中国,目前微博在如何为企业用户提供营销效果反馈上尚无衡量方式。其次,微博在如何有效地控制对企业用户的负面言论上尚无有效方法。
微博“蓝海”力——联手手机谁都是网民
曹国伟是一个被微博发展起来的“新网民”。“手机上微博以后,我发现我早上起来上网的时间提前了,早上我可以用手机先浏览一遍,而电脑的话,我还得起床穿上衣服,把电脑打开,开机还需要时间。但手机就不一样,我还没起床洗脸刷牙的时候,已经可以开始浏览了。”《新周刊》执行主编封新城则是因为微博更依赖手机了,“微博让我真正体验到什么是手机人。以前我用手机,不上网,不玩游戏,希望它功能越简单越好。用手机写微博后,我发现只要有这部手机,我就可以随时与外界对话,无需其他。”
微博红了谁最高兴?网站老板?网友?对了,还有通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微博的出现让通信运营商看到又一片蓝海,在3G时代,移动互联网渐成主流,越来越多的有线互联网应用移植到了手机上。微博让更多手机用户成为网民,也让更多网民离不开手机。
在此背景下,运营商已打响低调的微博保卫战,纷纷试水微博。继中国移动的微博产品“139说客”后,中国电信也推出了“天翼V博”,定位大学生群体。
同时运营商自己也开启了微博,据悉,自去年年底中国电信客服微博在新浪首开后,一批运营商高层纷纷开通了个人微博。搜狐微博上有这样几条广受关注的微博,“中国电信短信救援日记:20日,在和一线的电话中得知,玉树灾区出现降雪,前往玉树的陆路全部封闭……当天,通信救援指挥部安排他乘坐飞机返回西宁治疗”、“电信指挥部安排了人员调整计划,高原反应强烈的人员、年龄大的同志先返回,年轻力壮的留下。”玉树地震期间,这些运营商的微博让网友从另一个渠道了解了震后第一现场。
微博让运营商加强了和广大用户及网友的及时交流,在这个互享、沟通的平台上,可以随时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微博无疑将成为运营商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新蓝海,其和手机的捆绑,让双方都如虎添翼。曹国伟认为,虽然现在手机微博用户数其实没那么大,但它的趋势定会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
评论列表
查看所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