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蒙”牛毒奶门,蒙到了谁

2011/5/9 9:21:40    编辑:《IT时报》     字体:【

Win7之家www.win7china.com):网友热议:“蒙”牛毒奶门,蒙到了谁

  蒙牛 一头“会蒙人的牛”?

  陕西省榆林市251名学生喝牛奶出现身体不适事件再次将蒙牛推上了风口浪尖,蒙牛将此归咎于“癔症”,此次事件中汉语再次显现了其伟大的创造力,也展现了蒙牛公司的“幽默”,但是公众却对这样的“幽默”很是反感。这样的“幽默”无助于解决问题,只是用来“蒙人”。其实近年来,发生在蒙牛身上的事件风波不断,比如“公关门”、“诬陷门”等等,一家原本值得尊敬的企业正在变得让人失望。蒙牛,你还会继续蒙下去吗?

  IT时报 潘少颖 图 CFP

  网事回眸

  一而再的“蒙”牛毒奶门

  4月22日,陕西省榆林市鱼河镇中心小学251名学生在喝完学校提供的蒙牛学生专用奶后,出现了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治疗,其中16人出现恶心、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

  说起来,这不是蒙牛第一次出现此类问题,就在去年的4月22日,也是在陕西,某小学的18名学生在饮用了“蒙牛”牌核桃奶后,先后出现了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在同一个地方蒙牛跌倒了两次。

  陷害门

  蒙牛不只在质量问题上跌跟头,2010年10月,蒙牛市场二部“未来星儿童奶”负责人安勇,伙同北京的两个公关公司,通过论坛、博客、wiki问答等多种形式在网络上发布多篇对其竞争对手抵毁的文章,部分涉案人员被捕。

  这是一桩利用网络公关为主要推手的事件,涉案人员通过百度、天涯、新浪、亲子论坛等渠道,目的是要让公众认识到,蒙牛的藻油DHA比其它产品更安全。

  此外蒙牛还发生过策划“圣元性早熟门”、“广告欺诈门”等事件,人们不禁要问:“蒙牛,你还想跌倒几次?”

  专家观点

  光明磊落是关键


  频频在质量问题和企业形象上大打折扣,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就最近的“毒奶门”事件而言,蒙牛“出现乳糖不耐症或者癔症发作”的回应让人哭笑不得,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认为,此癔症并非是医学界指的精神疾病,而是指学生们的情绪互相传染,“一个学生说喝了牛奶不舒服,或许其他学生也会觉得不舒服。”曹明是告诉记者,上海某学校也曾出现类似的情况,但检测结果表示牛奶没有问题。当然,这不代表蒙牛也没问题,需要最后的检验结果。

  “蒙牛应该接受权威部门的检查,而不是自己为自己辩解,更何况解释出的是一些让消费者不能接受的理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钟汝说。

  无论是“毒奶门”还是“陷害门”,归根到底是因为竞争所致,而恶意打击竞争对手,也会为企业形象减分。“如果对自己产品没有信心,要靠心计打击对手,叫消费者怎么信任这家企业?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良性竞争才是维持市场正常运转的手段。”张钟汝认为,一个企业要靠品牌、质量和信誉才能赢得市场,而不是靠一些偷鸡摸狗的手段。

  网友观点

  蒙牛蒙人 自绝后路

  对于消费者来说,食品问题关乎生命,对此,网友们很不委婉。有的网友甚至找出了2008年的一则新闻,该新闻内容是蒙牛前CFO姚同山说保证出口香港的产品比内地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

  记者在不少论坛、微博上都看到了网友的意见:有网友建议蒙牛以后别叫“蒙牛”了,干脆改成“蒙人”算了;还有网友戏谑,建议以下单据定为绝密:茅台的客户清单、中石化的成本账单、双汇的进货单、蒙牛的质量检测单。

  甚至有网友表示从此拒绝蒙牛产品,某媒体人士在微博上发布声明:“鉴于蒙牛在香港称发到香港的产品保证比内地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使我对该产品的质量彻底失去信任,我以一位内地孩子他爸的名义宣布,从此拒绝喝蒙牛产品”。

  记者手记

  请先拿自己开刀


  别怨网友口中不留情,251名学生集体不舒服,绝不是一个“乳糖不耐症”可以蒙过去的;藻油DHA是不是最好的,也不是蒙牛靠点小手段就说了算的。

  其实,这也不是蒙牛一家的问题,出现食品问题,很多企业会先从消费者身上找问题,能蒙过去就蒙过去,或者倒打一耙买他产品的消费者;看到竞争对手好就眼红,于是暗地里捅一刀,伤人又伤己。这样就能让消费者自认倒霉了吗?这样你就能做老大了吗?当然不能,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正视问题、承认不足、积极改进,否则到头来还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就像蒙牛,如果早点拿自己开刀,会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吗?